马克思主义哲学讲义:第十二章 认识活动及其规律

第十二章  认识活动及其规律

 

 

 

人类历史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历史。如何认识世界获得真理以指导实践,是哲学认识论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揭示了认识的本质和认识的运动过程及其规律。

 

第一节  认识的基础与本质

 

认识活动是主体在观念上能动地把握客体的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前,关于认识的基础和本质,主要有两种不同的哲学理论,一种是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一种是唯心主义的抽象能动论,二者的共同之处是离开人的实践活动去解释人的认识活动。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实践观回答了认识的基础和本质问题。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为什么要认识世界,因为实践需要人去认识世界。譬如,人缺水,需要打口井,打井的实践会得出认识哪里的地下有水,哪里地下没水。有了这种需要人才去认识,通过认识产生出知识。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了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社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马恩选集》第4卷,第732) 2.认识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才能更真切地接触认识对象从而能产生感性认识;同时在改造对象中对象的本质才能展现和暴露出来,特别是在科学实验这种实践中是这样,这样以来人就可以形成理性认识,即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3.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书本上的知识是别人在实践中形成的,因而对学习书本知识的人来说总不是真切的,不是很受用的。只有你经过亲身实践后得来的知识才是真切的,受用的,是“真知”。

 

(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实践为人提出了新的认识课题,新的问题。要求人去解决,在解决这些课题、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得到了发展。譬如,古代埃及的几何学比较发达,是因为尼罗河水定期泛滥,冲毁土地后又要丈量土地、规划田亩,丈量土地的实践需要便促进了几何学发展。几何学的英文原意就是土地丈量术。在埃及的古墓中保存有用小绳丈量土地的图画。2.实践创造出推动认识发展的手段。实践创造的射电望远镜可以使人看到更远的天体,实践创造的高能加速器可以使科学家看到物质内部的基本粒子,显微镜使生物学家可以观察到更小的物体。正是实践所提供的物质手段和条件推动着认识的发展。3.实践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什么,对于有的人来说,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满足理论兴趣,这种情况也是大量存在的。但就整个认识活动来说,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实践,即为了指导人的实践活动。

 

(四)一种认识是否正确,是否是真理要有一个客观可靠的标准,这个标准也是实践,没有实践检验人很难最终判定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这是实践在认识中基础地位的又一重要内容。

 

二、能动反映是认识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是认识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认识客体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认识的本质。

 

唯物主义哲学的认识论是反映论。反映论的基本原则是:承认认识对象的客观实在性,承认认识能够如实反映对象固有的性质和规律。马克思主义与就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区别在于,就唯物主义离开认识活动的实践基础去谈反映,因而它们的反映论只能是消极、直观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反映论。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并作为认识的基础。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把认识主体看作脱离实践和社会的人,把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看作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没看作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因而看不到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把认识看成照镜子式的反映。镜子对于对象既不会选择也不会创造,因而是被动的、消极的反映。与此不同,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这样对认识主客体及其关系都有了新的看法。认识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客体既是认识的对象又是改造的对象,认识主客体的关系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其次才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这样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反映就成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了。因为当人抱着改造对象的态度在改造对象的过程中认识对象时就必然出现这些情况:1.认识具有了选择性。因为改造对象就是满足人的需要,因而人只注意认识和能满足需要相关的对象,这就出现选择。2.认识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因为实践(包括实验)在高等事物中能把事物的本质暴露出来。3.认识具有创造性。因为实践要求知道事物的未来和理想状态,这就需要主体创造。选择性、揭示本质、创造性都是认识中能动性的表现。另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把实践引入认识论必然要把价值和认识结合起来,把美和真结合起来。因为“改造”对象就包含着要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价值理想在内。这就是“革命的反映论”中“革命”的含义。所以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论是价值和认识相结合,美和真相结合的认识论。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认为认识的发展是一个充满矛盾运动的辩证过程。在辩证法看来,认识的运动过程就是不断地解决主体和客体,认识和实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真理和谬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等等矛盾的过程。由于矛盾观念引入认识过程,所以感性认识可以飞跃到理性认识,这样人就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了。由于过程思想的引入,认识成为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人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只能展示于这个无限的过程中。这样就回应了不可知论所提出的问题。

 

总之,由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过程,所以成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这样反映就成为摹写性和创造性相统一的反映,成为价值和认识相结合的反映,总之成为主体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相结合的认识论。

 

三、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认识的根本任务

 

认识活动的根本任务是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即主体正确地反映客体。人的认识之所以能在观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其主要根据在于三个方面:

 

一是认识的物质基础。人的认识能力首先是一种遗传性的获得。人脑是认识机能及其表现形式的物质承担者,它的运动规律受到物质运动一般规律的支配。正是由于主观的思维和客观的世界在本质上服从于同一规律,认识活动才能具有客观意义。

 

二是认识的实践基础。思维的逻辑是实践的逻辑内化的结果。感性实践的逻辑不断地内化为思维运算的逻辑,思维本身才具有越来越扩展和深化的把握现实的力量。

 

三是认识的科学基础。科学理论不仅以自己所提供的关于世界的规律性认识成果指导人类扩展和深化对世界的改造,而且历史地扩展和深化了人类用以反映世界的认识系统。

 

人在认识活动中所实现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首先,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是社会的、历史的存在物,其认识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人的认识及其能力是不能脱离社会关系而产生和存在的。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

 

其次,客体作为主体的认识对象,也是社会性、历史性的存在。人的社会性的需要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我们“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

 

最后,认识的中介系统也是社会性、历史性的存在。认识中介可分为物质中介和文化中介,这两个中介都具有社会历史性。物质中介指的是对自然物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的认识工具。文化中介主要是以语言符号为载体的精神产品。

 

第二节  认识的运动过程

 

在主观与客观的矛盾运动中,人的认识活动既表现为实践基础上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具体的认识过程,又表现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反复和无限的总过程。

 

一、从实践到认识

 

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包括两个认识阶段,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

 

 1.感性认识的含义。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开始,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由感觉器官直接感觉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的认识。

 

2.感性认识的特征。感性认识的特征是直接性和形象性。直接性是说感性认识是在人和认识对象直接接触的过程中形成的。你没来到政法学院前,不会对政法学院有感性认识,因为你没有直接接触过它。历史学家的感性认识很少,因为他没见过古代社会。形象性是说,感性认识中保留着认识对象的形象。

 

 3.感性认识的内容。感性认识的内容是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

 

 4.感性认识的形式。感性认识的形式是感觉、知觉和表象。人要形成感性认识首先需要借助感觉的形式,就是要用眼看、耳听等。如果不借助感觉,那感性认识是无法形成的。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方面的反映。知觉比感觉要高级一些了。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知觉是感觉的结合。知觉要受知觉定势的影响。表象是人脑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表象有一定程度的间接性和概括性,从而成为感性认识通向理性认识的通道或中介环节。

 

()理性认识。

 

1.理性认识的含义。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人们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的认识。本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不能通过感官直接把握到。

 

2.理性认识的特征。理性认识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抽象性。理性认识已经不是认识者直接面对对象了,人可以坐在房子里通过符号来理解对象。理性认识是人通过抽象思维对事物一般性本质的认识,已抽掉了事物的外部形象。

 

3.理性认识的内容。理性认识的内容是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和规律。

 

4.理性认识的形式。理性认识的主要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一般属性和内在本质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判断是对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的反映,是对事物是什么、是否有某种属性的断定。判断把概念中潜存着的对立统一部分,如个别和一般、特殊和普遍,既区分开来又统一起来。推理是从事物的联系或关系中由已知合乎逻辑地推出未知的反映形式。推理表现为判断之间的联系或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二者的联系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从认识发展的阶段性上看,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是低级阶段。高级阶段是建立在低级阶段基础上的,因而理性认识要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理性认识的形成来看,理性认识是要通过对感性认识进行加工制作来形成,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没有加工制作的材料,因而无法形成。从理性认识的内容来看,本质存在于现象之中,必须从现象中发现本质,感性认识所包含的现象中有本质存在,理性认识正是从感性认识中或者说透过感性认识而发现事物的本质的。因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离开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了主观自生的东西了。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从感性认识自身来看,它所认识的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未深入到事物内部去,这种认识是肤浅的,因而有待于深化。从认识的任务来看,认识是为了揭示事物的本质,为了完成认识的任务,就必须使感性认识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否定感性认识的直接性、表面性,提取抽象其中一般性本质性的东西,形成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经验到理性的飞跃。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在认识的实践过程中,既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首先,感性认识中渗透着理性认识。其表现是:人的理性的价值观念、目的要求影响和制约着感知的方向;主体已有的理性知识影响和制约着感性认识的深度和水平。毛泽东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63)“理解”就是理性认识,它影响着感觉的深浅和水平。感性认识的结果要运用语词,运用理性形式来表述。这就是感性认识中所渗透的理性认识。同样,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中总是渗透着感性认识。其表现是: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性认识的内容;理性认识要以具有声音和文字的语言、符号形式为手段。理性思维活动表现为一种语言、符号的操作过程。思考就是运用语言。人们在说、写的过程中进行理性思考活动。

 

 3.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还表现在感性认识可以过渡和飞跃到理性认识。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要依赖于一定的条件和方法。这些条件和方法是:(1)必须获取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这是实现飞跃的基本前提。这是对感性材料的要求。“丰富”,是从量上对感性材料的要求。一星半点,鸡零狗碎的感性材料不足以上升为理性认识。“真实”,是从质上对感性材料的要求。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的感性材料更不足以上升为理性认识。因此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调查研究和科学实验以获取丰富和真实的感性材料。要有优质充足的原材料才能制出好产品。(2)必须运用理性思维及其正确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这是实现飞跃的正确途径。“加工制作”的一般方法就是毛泽东讲的“十六字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更具体的思维方法是: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比较、分类、类比、统计、理想化、从抽象到具体、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等逻辑思维方法。不会运用这些方法而是要从感性认识上达于理性认识,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实验和逻辑是认识科学发展的两大基本因素。实验提供材料,逻辑加工材料。西方科学近代以来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就是实验和逻辑两大因素的结合。伽利略开重实验之风气,笛卡尔等人重逻辑;二者的结合推动了西方科学的飞速发展。我们强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实质上就是强调实验和逻辑的结合。当然,在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中除了逻辑思维方法外,还有非逻辑思维方法,如想象、直觉、灵感等。

 

4.经验论和唯理论及其片面性

 

在哲学史上,有的哲学家强调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相反,有人则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性,于是形成了经验论和唯理论的斗争。以笛卡尔和斯宾诺莎为代表的唯理论片面夸大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轻视感性认识的重要性。与此相反,经验论则片面夸大感性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轻视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二者的错误在于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性,各执一端,都不符合认识的本来面目。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片面性。前者片面夸大书本知识的作用,轻视实践经验,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理论,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后者片面夸大经验的作用,轻视科学理论,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是普遍真理,犯了类似经验论的错误。在实际工作中应努力克服这两种片面性。只有坚持一般和个别的统一,理性和感性的统一,才能坚持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换句话说,为了坚持主观和客观、思维和存在的统一,就必须坚持一般和个别的统一,理性和感性的统一。因为唯理论和经验论在本质上都是主观主义。主客关系和共殊关系应当统一起来。

 

二、从认识到实践

 

理性认识形成后,认识的过程还没有结束。因为这种理性认识是否正确还需要检验,同时,认识的目的还没有实现。要完成认识的任务和实现认识的目的,就必须实现第二次飞跃,这就是由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由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由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既有其必要性,又有其重要性。对此可以从认识和实践两方面来分析。

 

1.从认识方面看,由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认识本身的要求。从认识的目的来说,人不是为了认识而认识,而是为了指导自己的实践而认识,因而认识如果不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那认识的目的就没有达到,认识和实践就没有统一,知和行就没有统一。一个人花了很多心血去认识规律,但认识了并不用,其意义不大。中国人讲学以致用,就是讲理论要指导实践。人不光要坐而论道,而且在起而行道。有了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这样的理论意义不大。同时,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对实践发挥能动反作用,才能显示出理论、认识的价值和意义。再者,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其是否具有真理性才能得到检验,认识才能得到发展。

 

2.从实践方面看,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是实践本身的要求。人的实践是在一定的认识指导下的实践,实践只有在正确认识的指导下才能取得成功。实践如果没有理论的指导就是盲目的,是会失败的。

 

()由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和途径

 

第二次飞跃不一定都能取得成功,有的第二次飞跃也以失败而告终。在错误的理论指导下的第二次飞跃就肯定是失败的。因而要成功地实现第二次飞跃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途径。

 

1.用来指导实践的理论应当是正确的。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第二次飞跃要能取得成功必须选择正确的理论。大家会问,认识未经实验检验怎么能知其正确与否呢?我们说理论在 未经实践检验之前可用逻辑证明来论证其正确性,即用逻辑的力量来说明认识的正确性。当然该理论是否是真理,最终要由实践来检验。

 

2.要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性认识,理论都是一般性、普遍性的东西,而实践具有具体性、特殊性。特殊的实践怎样体现一般的理论,一般的理论怎样才能具体地指导实践是一个新的课题,必须解决了这个课题,第二次飞跃才能取得成功。这个课题其实是很难解决的,这是第二次飞跃过程中的一个难点问题。解决此问题需要一个过程。

 

3.理论须为群众所掌握。实践的主体是群众,因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作为实践主体的群众必须能理解、掌握这种理论。如果群众对理论不了解、不懂,那理论就很难回到实践中去。因此必须用理论武装实践主体。儒家理论对中国实践作用很大,是因为它掌握了群众,古代社会通过“三字经”等启蒙教育已深入人心,达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要让群众掌握理论,理论就得通俗化。如邓小平理论就有很通俗的表达,如“猫论”,“两手都要硬”,“扭住不放”,“换脑筋”等等。这样使得群众不难理解。

 

 4.应建立实践理念。所谓实践理念,是指人们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之前事先建立起来的,关于实践的观念模型或理想的蓝图。实践理念的内容把认识和需要结合起来,即把真和善结合起来。列宁在转述黑格尔关于“观念是……作为认识和意志的真和善的观念”的思想时写道:“观念是〔人的〕认识和追求(欲望)……”(《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55卷,第165)    如果能作到以上四点,认识的第二次飞跃就能成功地实现。

 

三、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只完成了一次循环,而认识辩证运动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73) ,也就是说认识运动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是指对于一个具体的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的循环进行多次才能完成。譬如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在从1808年至今的180多年里就经历了由实验到认识,从再实验到再认识的多次循环,才形成了比较正确深刻的认识。当然还不能说这个认识现在完成了,还要进行循环。

 

 

 

实践      认识       实践       认识       实践       认识       无穷循环

 

 

 

一次循环               二次循环             三次循环

 

()认识的无限性

 

整个世界是无限发展着的,它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没有尽头,这一点决定了人的认识的无限性,就是说上述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循环会无限的进行下去,人类认识世界的任务永远不会完结,人对世界的认识会越来越深化全面。人只能无穷地接近对整个世界的认识,但不能完成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对于整个世界人永远有尚未认识的东西存在。世界就像一个无限美好的东西在永远吸引着人去追求它,但永远也追不到。这使人想起《诗经·蒹葭》中的诗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哲学的“爱智慧”之意亦与追求无限的目标相关。“爱”的特征是不为某一已达到的具体目标所封限,而一直扑向那无限的对象。“智慧”的内容也是无限。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的意义

 

1.这一原理说明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的任务就是要求得这种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主客观统一的具体性是说,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结合、相统一。主客观统一的历史性是说,主观认识要同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践相适应。这就是今天说的与时俱进。因此,在实践生活中人们的认识应和具体的变化发展着的客观实际相符合。既反对左的东西,又反对右的东西。这个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时中”观念是一致的。

 

2.这一原理是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方法、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重要哲学基础。党的群众路线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 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这样不断反复。这一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同认识论的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认识运动过程原理完全一致的。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从群众中来就是从实践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认识、意见又回到实践中去。因而认识论和群众路线是一致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到认识理论和历史观的一致性。认识从实践中来,而实践、劳动是历史的基础,社会历史就是实践、劳动活动的展开。因此,说认识的基础是实践,实际上就是说认识的基础是社会历史活动。认识是要在观念领域解决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社会历史是要在现实领域、物质生活领域解决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第三节 认识的思维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的统一,揭示了认识的基本思维方法的深刻内涵及其内在联系,为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一、归纳与演绎

 

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运动,包括传统的归纳法、概率归纳法以及类比等方法。

 

演绎是借助于概念从命题到命题的推理过程,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过程。归纳和演绎在认识活动中的对立统一是客观事物个性和共性的对立统一的反映。

 

归纳与演绎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演绎以归纳为基础。作为演绎出发点的公理、定律、假设等,是运用归纳方法的结果,演绎是以非演绎方法得出的结果为前提的。另一方面,归纳本身离不开演绎。归纳是从观察和实验中搜集经验材料开始的,搜集材料必须有某种理论原则的指导。

 

二、分析与综合

 

分析与综合是比归纳和演绎更深刻地揭示事物本质的方法。

 

分析是在思维中把客观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特性和因素的认识过程;综合则是在思维中将已有的关于客观对象各个部分、方面、特性、因素的认识联结起来,形成对客观对象的整体认识过程。分析和综合是立足于客观对象的整体和部分、统一性和多样性、本质和现象对立统一的思维逻辑和思维方法。

 

分析与综合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综合离不开分析,要以分析作为自己的前提。另一方面,分析又离不开综合,分析中有综合。要对统一体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就必须知道矛盾的双方是怎样统一的,怎样能够统一的,为此就必须综合。

 

三、抽象与具体

 

关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运动,马克思曾概括为认识过程中的“两条道路”:“从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

 

在认识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理性把握首先是一种思维抽象。思维的抽象是对感性具体的否定,是实现理性具体的必经阶段。有抽象上升到具体,是理性思维的基本逻辑和重要方法。思维抽象只是反映客体各种片面的规定、各个片面的本质特征。在认识活动中,如果人们只是把握了客体的某一方面的规定性,就并没有达到关于客体的真理性认识。因此,必须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四、逻辑与历史

 

辩证逻辑中的“历史”这一范畴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客观实在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而是指对客观实在反映的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即科学史、哲学史、认识史和语言史等。“逻辑”是指概念由抽象到具体的运动,以及逻辑范畴之间的次序、关系等。所谓逻辑与历史的一致,是指理论的概念体系的逻辑顺序是客观历史发展过程的反映。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基础,逻辑的东西是历史的东西在理论思维中的再现,是由历史的东西派生出来的。

 

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是包含差别的统一。其一,逻辑的东西是反映历史的思维过程和理论体系,历史的东西则是客观存在着的不断运动变化的事物,因而是思想和理论的真实内容。其二,逻辑的东西是“经过修正的”历史的东西,历史的东西则是事物的实际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