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讲义:第六章 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六章  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是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对立统一规律就是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人的实践活动验证并表明了这一规律的普遍性。因此,要把握对立统一规律,需要正确理解矛盾,以及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一、矛盾是对立面的统一

 

所谓矛盾,是指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基本哲学范畴。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许多关系,如金、木、水、火、土之间有并存关系、依赖关系、相互影响关系等,但从发展的角度看,从本质的角度看,它们的关系是相生相克关系。 “相生”就是同一关系“相克”就是对立关系。任何事物内部从运动发展角度看都有两种相反因素、趋势、力量,二者既有对立关系,又有同一关系,这两种关系之间也有关系。矛盾就是反映同一和斗争两种关系及两种关系之间的关系的概念。

 

正因为同一和斗争是矛盾所包含的两种主要因素,因而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二、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与斗争性

 

 1.同一性

 

(1)什么是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

 

(2)同一性的内容。对立面之间的同一关系具体分析起来包含相互依赖关系和相互贯通关系。

 

首先,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依赖。就是说矛盾双方任何一方的存在依赖于对方的存在,发展也依赖于对方的发展。例如,上和下,上的存在因为有下,无下则无所谓上。有限之所以是有限,因为和无限相比而言,无限之所以存在是同有限相比而言。这是矛盾双方存在上的相互依赖。矛盾双方在发展上也相互依赖。就人类社会内部而言,精神要发展依赖于物质的发展,相反物质要发展依赖于精神的发展。如果矛盾一方把一方消灭了那么消灭者本身就既不存在了,也不能发展了。我国古代哲学名著《老子》中有这样一段话:“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意思是说: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低,音与声,前与后,所有这些对立的双方,都是相互依存着的,没有甲方就没有乙方,反之亦然。

 

其次,矛盾的对立面相互贯通。这是更深入的同一。相互贯通表明同一关系是内在的,有机的同一。相互贯通又有两个内容,一是对立双方相互包含,二是对立双方有相互转化的趋势。相互包含就是对立双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太极图,太极图中的黑白鱼,黑鱼的眼睛是白的,白鱼的眼睛是黑的。这个反映宇宙本质的图所表达的就是对立双方的相互包含,对立中的同一关系。相互贯通还表现在对立双方有相互转化的趋势。就是说对立双方都有转化到对方去的内在冲动、内在趋势。被统治阶级有着转化为统治阶级的趋势,统治阶级也有着转化为被统治阶级的趋势,物质有转化为精神的趋势,精神有转化为物质的趋势。凡矛盾对立面都存在着相互向对方转化的趋势。正因为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所以世界才充满生机,人才充满希望和理想。试想如果统治者不能转化为被统治者,被统治者也不能转化为统治者,那陈胜、吴广们还有起义的冲动、胜利的可能吗,没有,假如无知不能转化为知,学习还有意义吗?

 

 2.斗争性

 

所谓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属性,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大公无私”、“公而忘私”、“舍己救人”、“见利忘义”、“水火相克”等等所反映的就是身和仁、生和义、公和私、己和人、利和义、水和火之间的斗争性关系。杀、舍、无、忘、克等都是体现斗争性含义的。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这些词常常表达的就是矛盾斗争性。

 

在理解斗争性时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把斗争性和斗争的具体形式区别开来。第二,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中斗争性的形式是不同的,不能因斗争性在事物一定发展时期(发生阶段)表现不明显而否认斗争性存在。如果这样就否定了矛盾的普遍性。

 

3.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

 

光有斗争性不能叫矛盾,光有同一性更不能叫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结合在一起才能叫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本身就是同一个矛盾的“两面”,而不是“两个”。一个硬币有两面,两面就是说它们同一个东西身上,“两个”则是不同的两个单独事物,如两个硬币。同一个事物的两面那一定是不可分离的了。呼和吸是人的呼吸的两面,所以呼不能离开吸,吸也不能离开呼。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同一个矛盾的两面,所以二者不可分割,相互联结。

 

(1)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①辩证法讲的同一是具体的同一,而不是抽象的同一。具体的同一是包含差异和对立的同一。孔子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和”就是有差异的同一,“同”则是无差异的同一。“具体的同一”相当于孔子讲的“和”,它里面是有差异、斗争的。②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对立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都依赖于斗争性。譬如,矛盾双方如果无差异、无对立,它们就不会相互吸引。两性相吸,其前提是两。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的实现要依靠斗争。理想要转化为现实,依赖于斗争、奋斗,失败转化为成功,小转化为大,弱转化为强等都依赖于斗争,没有斗争矛盾双方不会转化。③同一性如果离开了斗争性事物将会变成僵死不变的东西,就不会有运动和发展。一个事物内部如果没有否定这个事物的因素存在,这个事物就会永恒地存在下去,世界上没有这样的事物,这说明同一中是有差异和斗争的。

 

2 另一方面,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因为①斗争是统一体内部的斗争。斗争、差异的双方首先要能组成一个统一体然后才能斗争。两个人在吵架总是因为发生了某种联系。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缘和故就是同一性。毫无联系的两个事物是斗争不起来的。②斗争的对方是“自己的”对方。斗争的对方不是任意的事物而是“自己的”对方,自己的对立面。主观有“自己的”对立,这就是客观,它只能和客观相对立、相斗争。债权人讨债不能向任何人讨,而是向作为对方的债务人讨。有限只能和无限相对立,相斗争,人是有限的,所以人追求无限、不朽。③斗争双方的斗争必须有一个共同争夺的东西,否则斗争不起来。譬如甲乙两球队在激烈地竞争都是想争取赢,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斗争是为了权,前者要保权,后者要夺权。这说明没有同一就没有斗争。

 

3.矛盾怎样推动事物发展

 

矛盾内部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结合,共同起作用推动事物发展。只有斗争性或只有同一性都不能推动事物发展。同一性和斗争性对事物发展都起作用,但作用是不同的。

 

1)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同一性的内容包含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转化三个层次,下面分别看这三个层次要素对事物发展的作用。

 

A.相互依存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事物发展的条件是该事物是一个较稳定的统一体,而稳定的统一体得以形成的条件是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例如,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要发展,其条件是国家处在一个稳定的统一体中,国家动乱经济则不能发展,而国家稳定的条件是国内各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如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相互依存,未分裂,公平和效率相互依存,未严重分离,穷人和富人相互依存,未分裂。这样才能形成稳定的统一体,事物的量变就是在这种稳定的统一体中实现的。再者,对立双方的发展都依赖于对方的发展。如精神文明越发展,物质文明就越发展,反之亦然。

B.相互包含对事物发展的作用。矛盾双方的相互包含可以使矛盾双方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从而推动事物发展。相互利用是事物发展的重要形式,这种发展形式之所以可能是因为矛盾双方存在着相互包含的同一性。譬如,精神文明中有物质文明的因素,物质文明中有精神文明的因素,因而二者可以相互利用,共同发展。有限的人的生命中包含着无限的因素,无限中有有限的成份,因而有限人生和无限意义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孔子说:“人能弘道”,人是有限的,道是无限的,人能弘道,说明有限能促进无限的发展,无限的道则范导着有限人生的不断完善。

C.相互转化对事物发展的作用。相互转化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或基本方向。这是因为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方向不是任意的,偶然的,可以胡乱转化的,而是朝着确定的方向转化的,这个确定的方向就是对立双方各向自己的对方转化而去。事物的性质是由对立双方中居主要方面一方的性质决定的,因而如果在对立双方的相互转化中非主要方面转化到主要方面去了,那未来事物的性质就是现在的这个非主要方面的性质所决定的了。

 

总之,同一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条件、形式和基本方向。

 

    2 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A.在事物的量变过程中,斗争性的作用在于能引起矛盾双方力量的消长,造成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为矛盾非主要方面向主要方面转化准备条件,换句话说就是为事物的质变准备条件。

 

B.在事物的质变过程中,斗争性的作用在于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或旧质事物的破裂、瓦解和新的矛盾统一体或新质事物的产生,从而使事物发生质变,实现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使事物得以发展。这是斗争性作用的最突出的表现。没有斗争性,事物只能在旧事物范围内活动,因而天下永远无新事。事物的性质变化主要依赖于斗争性。西方哲学史中很重视矛盾双方的斗争性。

 

以上说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事物发展都起作用,不能重视一方面忽视另一方,双方只有结合起来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真正动力。要防止和批判单纯的“斗争哲学”和“同一哲学”。在生活实践中应将合作与竞争结合起来,把团结和批评结合起来,把文化认同和文化冲突结合起来,把文化继承和文化批判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推动事物发展。

 

4.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都有作用,这是二者的相同处,但二者也有不同处, 这就是二者在事物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二者的地位有不平衡性,其中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不注意这个问题就不能解释运动的绝对性和发展。

 

1)同一性的相对性

 

同一性的相对性,是指A.同一性的有条件性。具体有限的事物总是有生有灭的, 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在一定条件下消灭。既然具体有限的事物即统一体是有条件的,那么统一体内部矛盾双方的相互同一自然就是有条件的了。例如有了大机器才有了工厂、有了工厂,才有了工人和资本家矛盾双方的同一性。

 

(2)同一性是暂时的、易逝的,不是永恒的。由于同一性是有条件的,而条件是可变的,因而同一性也是暂时的,易逝的,不可能永远存在。

 

2)斗争性的绝对性

 

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斗争性的无条件性。斗争性的无条件性不是指斗争性的存在不需要具体条件,而是说斗争性能够打破具体条件的限制,并创造新条件,斗争性打破具体条件限制的能力是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打破”具体条件,就是“超越”具体条件,超越了具体那就成了普遍的了。超越具体,那就是说斗争在具体之上了,而不在具体之中了。

 

强调“斗争性的绝对性”是要解释和倡言“发展”。冯友兰先生说这是中西哲学的一个很大的不同。他说西方哲学的特点是“仇必仇到底”,中国哲学的特点是“仇必和而解”。就是说西方哲学重视斗争性,中国哲学重视“同一性”。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上面讲到矛盾的作用是能推动事物发展,而矛盾推动事物发展的作用是通过矛盾的解决表现出来的,要正确地解决矛盾,就要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而矛盾的特殊性总是同矛盾的普遍性相联系的。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时空之中,任何事物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着矛盾。

 

1.从空间上来看,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即处处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宏观世界、微观世界、无机界、有机界、社会领域、思维领域、单位、家庭等等,其内外部都有矛盾。世界上没有不存在矛盾的事物。

 

2.从时间上看,矛盾的普遍性是指,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矛盾无时不有。理解矛盾在时间上的普遍性,关键是承不承认事物在新旧转化的时间过程中是否存在矛盾。新旧事物转化的过程是旧的统一体及其同一性瓦解,被打破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同一性的状态是既存在,又不存在,而斗争性则一直存在,因而这时的矛盾也是既存在,又不存在,就是说不能说矛盾完全不存在。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但矛盾在具体事物和时空中的表现是特殊的。

 

1.什么是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与其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以及矛盾解决的形式有其不同的特点。

 

2.矛盾特殊性的表现

 

(1)矛盾性质的特殊性。

 

①从空间上看,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如有机物和无机物有不同性质的矛盾,生物和社会有不同性质的矛盾,中国和美国有不同性质的矛盾,城市和农村有不同性质的矛盾等等。

 

②从时间上看,同一事物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性质的矛盾。如原始社会和私有制社会有不同性质的矛盾。社会发展的自然经济阶段和商品经济阶段有不同性质的矛盾。

 

(2)矛盾地位的特殊性

 

在同一个事物内部往往不是只有一种矛盾,而是有许多矛盾。这许多矛盾在这个事物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其中有一个矛盾是主要矛盾,而其他的都是非主要的矛盾。不论在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的内部都有对立着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地位也是不同的,其中有一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个是非主要方面:

 

①主要矛盾和非主矛盾。

 

A.什么是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的,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事物内部主要矛盾以外的矛盾都叫非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的,对事物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B.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矛盾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A.什么是矛盾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在一个矛盾里的对立双方中处于支配的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非主要方面。

 

B.矛盾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辩证关系。二者是相互作用的,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矛盾主要方面的地位和作用。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决定事物性质的主要因素,或者说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因而矛盾主次方面一旦发生了转化事物就由旧质事物转变为新质事物了。这一点对理解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十分重要。

 

③矛盾地位特殊性原理的意义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认识和实践中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重点论就是要在认识和实践中集中精力抓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了这些矛盾,解决了这些矛盾,其他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毛泽东把抓重点的方法叫牵牛鼻子的方法。不分主次,平均使用精力的方法叫均衡论,这是无重点的工作方法,是要避免的。重点论,也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两点论就是在着重抓主要矛盾及其主要方面时也要研究非主要矛盾及其非主要方面,以促进主要矛盾的解决,在此要反对一点论。重点论和两点论是统一的,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毛泽东同志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有抛弃辩证法的危险。

 

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区别。它们的区别表现在,矛盾的普遍性是共性,具有绝对性,特殊性是个性,具有相对性;矛盾的普遍性比特殊性深刻,特别性比普遍性丰富。特别性、个性不可能全部进入共性、普遍性,否则世界就丧失了自己的丰富性、个体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矛盾的两面,任何一个事物都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矛盾的共性、普遍性存在于个性特殊性之中,个性中必然包含共性,以共性为本质。个性是共性的基础,共性是个性的本质。个性的基础地位不能抹煞,共性的本质特征也不可忽视。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一个较大范围内是特殊性的东西,在较小的范围内就转化为普遍性的东西,反之亦然。如阶级矛盾在整个人类历史中是特殊性的矛盾,在阶级社会中就转变为普遍性的矛盾。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这一原理把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问题提高到辩证法核心中的核心的重要地位。毛泽东说:“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95)大家知道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而毛泽东进一步说,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这个核心的精髓,这就把这一原理提高到了一个不能再高的高度了。

 

2.这一原理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基本原则的思想基础。马列主义不能照搬,因为要和中国特殊实际结合,中国实践不能离开马列主义,因为特殊中有普遍。

 

3.这一原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共性。“中国特色”是个性。共性和个性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因而社会主义必须要有中国特色,中国特色不能脱离社会主义。二者的统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

 

第二节 量变质变规律

 

     一、质、量、度

 

    要理解量变为什么会引起质变,质变为什么会引起量变,就要研究质和量及其关系度。

 

    ()

 

    1.什么是质。事物之间都是有区别的,之所以有区别就是因为每一个事物都有自己的质。所谓质,是指事物成为它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在规定性。规定性就是特性。譬如制造和使用工具是把人这种动物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质,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特性。

 

2.质的特征。质的特征是在和后面讲的量的区别的意义上说的。质的特征是,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意思是说,当一个事物的质存在着的时候,这个事物就存在,当一个事物的质消失了之后,这事物就不存在了。譬如,人的质是人能劳动、有理性等。当人丧失了劳动能力、思维能力医学上把这样的人称为“植物人”。“植物”不是人,后面加了个“人”,那是因为他曾经是人或从伦理学法学上说他还是人。

 

3.质和属性的关系。质是事物内在的东西,人看不见。如人的思想好坏这社会质用眼是不能直接看的。因而质总要表现出来,表现于外的质,人能看到感觉到的质叫属性。

 

    所谓属性,就是一事物和他物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质。属性是外在的能感觉得到的东西。质是内在的感觉不到的东西。质和属性的关系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质决定属性,有什么样的质就会有什么样的属性,另一方面,属性表现质。譬如,你买了一支钢笔,它的质怎么样呢?你直接看不见。当你用它到纸上写字,即让它和纸相互作用,它就会表现出写字流利或不流利的属性,这属性你是可以感觉到的。

 

    ()

 

    事物除了有质的规定性,还有量的规定性,你到商店里去不能只说我要鞋、钢笔,你必须说要几双鞋、几支笔,几斤菜等,也就是说必须把质和量结合起来才行。

 

    1.什么是量。

 

量是事物固有的规定性,它是指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事物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也叫量,它主要是指事物各成分的组成比例,如一副中药中有好多种药,这中间有个比例问题,比例就是一种量。

 

2.量的特点。量的特点是在和质相比较的意义上说的。量的特点是一定程度的外在性,和事物存在的不直接同一性。质一变事物的存在马上就变了,但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不会引起事物的变化。但并不是说量变不会引起质变,量的变化超出了一定的范围必然会引起质变。水杯可大可小但过大了就变成水缸了,过小了就变成酒盅了。

 

3.认识量的意义。(1)认识事物的量是对事物质的认识的深化。医生看病先给患者下个臆断,说是什么病,这是认识质。然后给患者一个化检单去化验,通过化验得出各种数据后,医生就更深入更精确地认识这种病,即这种质。(2)认识事物的量能将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不同质的事物的区别通过认识质来达到,对同质的事物的区分则要通过量。例如,同样都是水泥,但有500号水泥,有800号水泥。(3)定性分析要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是认识事物的质,要深化精确化对质的认识就要进行定量分析。要确定一个人偷东西的行为的性质是偷窃,还是盗窃罪,要进行定量分析,量达到一定程度才叫盗窃罪。 

 

之所以认识事物的量对认识事物的质有意义,就在于量和质是相互规定,相互统一的。度这个范畴就是反映量和质的统一的范畴。理解了度就能理解后面要讲的量的变化为啥能引起质的变化。

 

    ()

 

    1.什么是度。所谓度,就是事物保 持自己质和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量的限界。度是质和量的统一。简要地说,度是“保质的量”。水在0℃~100℃之间这个量保证着水液态的质,超过100 液态质就保不住了,就变成汽态的质了。作为度的量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间、幅度、范围。区间的两端叫关节点。0℃是关节点,100℃也是关节点。度是两个关节点以内的量。

 

2.度的原理的意义。(1)度的原理的理论意义在于为量变引起质变原理提供了基础。既然在度中量规定着质,那么当量的变化超过了度时,质必然会发生变化。质中有量,因而新质又会引起新的量的变化。(2)度的原理要求在实践中掌握适度原则,反对“过”和“不及” 。过犹不及。为了保持事物的质就要把量维持在度以内,为了破坏事物的质就要促使量超出度的范围。

 

二、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由于在度中量规定着质,因而当量的变化超出了度的范围时就出现了事物的质变。量为什么会变呢?因为量的承担者是事物内部的对立双方,对立双方的斗争导致双方量的增减。当矛盾的非主要方面的量增长到能够转化为主要方面的地位的程度时,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就会发生。相互转化的实现就是质变。因为质中有量,所以质变又会引起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过程就是量变和质变交替进行的过程。

 

    ()量变和质变相互区别

 

    1.量变。量变是事物在原有性质的基础上量的变化,包括数量的增减和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组合上的变化。事物内部矛盾双方规模、程度在增减,双方的内部结构和整个事物的内部结构在变化,这就是量变。例如我国国民经济这个事物内部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双方在发生量的消长,在消长的过程中双方各自的结构在变,整个国民经济的结构因而也在变,这种量的减增和比例的变化就是量变。量变所呈现出来的面貌和特点是静止、相持、平衡、连续性的保持等。

 

    2.质变。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由事物内部矛盾主次两方面地位的转化所导致的旧事物的灭亡和新质事物的产生。事物在质变时呈现出来的面貌和特点是统一体的分解、静止、平衡、相持的破坏。

 

   ()量变和质量的辩证统一

 

    量变和质变是不同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两种状态,两种形式,但二者又是统一的。它们的统一表现在量变和质变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相互引起、相互渗透等方面。

 

1.量变和质变的必要准备。这一原理包含三点内容:(1)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前提。就是说事物质的变化不可能偶然的无根据的产生和出现,它有其基础和前提,这就是量变。没有长期的量的积累、准备、质变的发生是不可能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2)事物在质变之前必须一步一步地走过度的“区间”,否则质变无从发生,而走过度的“区间”的过程就是量变的过程。(3)量变规定着质变的性质和方向。拿人来说,人身上好坏善恶两种因素,如果一个人所进行的量变是不断积累他身上坏的恶的因素,那最后也会引起质变,不过这质变的性质和方向是犯罪分子。相反如果他不断积累好的、善的,即德、智、体、美等方面的量,那他所发生的质变的性质和方向就是实现自己的理想人格,即自我实现。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为什么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呢?其根据有两点:(1)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因而当矛盾非主要方面的量增长到能够转化到主要矛盾地位去的时候,事物的质变就会发生,因为事物的质主要是由矛盾主要方面决定的。(2)度的原理认为,量和质是相互统一,相互规定的,因而当保持旧质的量不存在时,旧质也就保不住了,就要被新质事物所代替,即发生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意味着事物的变化不仅是由小到大,而且是由无到有。

 

3.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质变对于它之前的量变的意义是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对它之后的新量变的意义是为新量变开辟道路,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法国大革命后发布的“独立宣言”和各种法律把资产阶级长期斗争的成果写进了这些文献,从而体现和巩固了以往斗争的成果,如果没有质变这是不可能的。

 

总之,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是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

 

    ()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既然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依赖于量变,那么在学习和实践中就必须首先作艰苦的量的积累工作,要有脚踏实际,埋头苦干的精神,要一点一滴地做细小的事情,反对急于求成,立竿见影,拔苗助长,须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2.既然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是规律性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趋势,那么,在进行量的积累时就要充满必胜的信心和信念,不能因量变的漫长和艰辛而放弃或失去信心,要相信规律、相信质变必然会发生。

 

    3.既然质变能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那么,在学习和实践中就要高度重视质变,在量变达到能够引起质变时要有敢于突破的勇气,敢于破旧立新的精神,把工作和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不要做满足于微小进步的庸人。

 

 

 

    三、质量互变规律的复杂性

 

    质量互变规律是世界的“一般”规律,“一般”总要表现为“特殊”、“个别”,“个别 ”事物是千差万别的、复杂的,因而质量互变规律这个“一般”的东西,在具体的“特殊” 事物中又有复杂性、特殊性。

 

    ()量变和质变形式的多样性

 

    1.量变形式的多样性。量变的形式包括两个方面的变化,(1)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化学元素周期表里,原子量的变化会引起元素质的变化,水温的增加会引起水从液态变为汽态,等。(2)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次序,结构形式、比例关系的变化。这种量变形式也会引起质变。人数和素质相同的军队由于组成方式不同会导致战斗胜败两种不同质的结果。田忌赛马的故事也说明了此道理。体制改革就是对现有的要素进行一种构成方式的变革。

 

    2.质变形式的多样性。事物的发展都要通过质变、这是普通的、一般的东西,但质变的形式不是一种,而是具有多样性。从质变过程中的对抗和非对抗的角度,将质变形式分为两类:(1)爆发式飞跃。它是指解决对抗性矛盾的质变形式,其特征是新旧事物发生剧烈的外部冲突。如火山爆发、炸弹爆炸,不同制度的更替等。(2)非爆发式飞跃。它是指解决非对抗性矛盾的质变形式,其特征是旧事物向新事物转化时不发生剧烈的外部冲突,而是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而实现的。如从猿到人的转化、语言的更新、科学的革命、人的世界观的转变等都是这种质变形式。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在现实的事物发展过程中,很难看到单纯的量变,总的量变中渗透和包含着部分质变,也很难看到单纯的质变,质变中渗透着量变的特征。

 

    1.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部分质变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阶段性部分质变。所谓阶段性部分质变,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未变,而比较次要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例如,人从生到死之间人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会发生变化,使人呈现出儿童阶段、少年阶段、青年阶段、壮年阶段、老年阶段。这就是阶段性部分质变。

 

(2)局部性部分质变。所谓局部性部分质变,是指事物全局的性质未变,而其中个别部分发生了性质的变化。这是事物内部各部分发展不平衡性的表现。例如,我国改革开放中允许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就是利用了局部性部分质变的原理。

 

    总之,量变不是纯粹的,里头渗透着质变,因此,在实践中不能搞“一刀切”,应允许个别事物先发生质变,应扶持部分质变的出现,尊重整体中的个别性要素,肯定它们的活力和积极性、先进性,促进整体质变的较快到来。

 

    2.质变过程中有量的特征。同没有纯粹的量变一样,也没有纯粹的质变,质变中总是渗透着量变。质变发生在关节点上,但关节点并非几何学上那种完全没有大小的“点”,而是一个过程,就是说质变是个过程,从引起质变到完成质变要有一个时间持续过程。这个过程的内容就是新质要素的迅速扩张,即从部分到整体的扩展。所谓质变中量的特征就是指质变过程中新质要素在量上的迅速增长。如解放战争中,城市一个个的迅速解放,占领。质变中量的扩张的道理告诉人们不能误把质变的开始当成质变的完成,防止功亏一溃。

 

量变中有质变,质变中有量变反映了量变和质变的对立统一关系。我们既要看到二者的区别,又要看到二者的统一,即二者的相互依赖,相互转化和相互渗透。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讲到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相互转化是同一性的,最深刻内容,是斗争性所要达到的目的),质量互变规律讲到“质变”,“相互转化”、“质变”其实都是新质事物代替旧质事物,按说这也叫“发展”,但事物如果只经过“一次”“相互转化”、“质变”,那只能是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因而具有片面性,事物不能达到完善,另外,如果事物只经过“一次”“相互转化”、“质变”不能返回到自身,事物要完善还得返回到自身,才叫“自我完善”或“自我发展”。人的内在本质在未转化为外在客观对象前是内在的、精神性的,这是精神性一极。当人的内在本质对象化或转化为外在客观对象时,精神把自己实现在客观对象上了,但这时人又成为物化的人了,这一又是一极,是客观性一极,是另一种片面,就是说经过一次转化、质变人都是片面地去得到完善的。完善的人应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应把精神和物质两极统一起来,为此,人又需对物化了的精神再进行一次否定,即返回到人自身,这时的人自身就既是精神的又将物质包含于自身的人自身,因而是达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人自身。因此,“相互转化”、“质变”必须进行“两次”,返回到出发点自身,完成一个周期,事物才能“自我完善”。“相互转化”、“质变 ”也就是否定,因而,事物要实现“自我完善”的目标,必须经历“两次”否定“三个” 阶段,“一个”周期才能达到。这个过程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

 

    一、辩证否定

 

    要理解事物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需弄清两个问题,一是“辩证否定”问题,一是经过两次否定返回到自身问题。我们先讲第一个问题辩证否定。

 

    ()肯定和否定

 

    辩证否定首先一个含义是自我否定,要理解“自我否定”中的“自我”含义,首先得了解肯定和否定范畴。

 

    所谓肯定,也叫肯定方面,是指事物内部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的方面。所谓否定,也叫否定方面,是指事物内部中促使它灭亡的方面。譬如在人内在本质或精神内部存在着一种把自己外化于客观对象的冲动,人想倾诉、相交谈,想划画、想写文章、想做工,这些就是要把自己物化的要求,即否定自己的主观性的要求,这就是促使精神的主观性消灭的方面,即否定方面,而精神中又有一种不使自己物化、客观化的方面,这就是肯定方面,法律上说的隐私权就是精神中的肯定方面。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都是事物内部的、自身的方面,不是外部的,因而事物的否定是自我否定,不是外物否定或外力否定。

 

    辩证否定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要理解这一点,就得理解肯定和否定的关系。

 

    事物内部的肯定和否定除了相互对立的关系以外,还有相互统一的一面。肯定和否定的相互统一体现在两方面:

 

    1.肯定中包含否定,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如人的精神是主观的,但主观性内部有一种把自己对象化为物质的冲动意向,花不同于果实,但花中包含着生发出果实的因素,即否定自己的因素。肯定的东西中如果不包含否定自己的因素,肯定的东西就不能发展,精神若把自己封闭在主观性中,不外化为它的对立面物质它就不能发展。所以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只有这样事物才能发展。在一定的意义上,肯定同时就是否定。对某物的肯定同时也就是对某物的否定,这意味着对某物某种界限的划定。斯宾诺莎说: “一切规定都是否定”,此论断得到黑格尔的高度称赞。“规定”、“肯定”就是对事物的性质、状态、范围有所“限制”,即“有限”,这就否定了某物没有别的性质、状态和资格。规定,肯定就是否定,就是划定界限。

 

2.否定中包含着肯定。在一定条件下否定就是肯定。肯定不是纯粹的,同样否定也不是纯粹的,否定中总是包含着肯定。铁生锈以后形成了氧化铁,氧化铁是对铁的否定,但氧化铁中有铁的成分,即否定中包含着肯定。人的内在本质(精神)对象化为人化自然之后,人化自然中包含着精神的因素,如审美的、智慧的因素。如果否定中不包含肯定,只是纯粹的否定,那否定的结果只能是“虚无”。在一定的意义上,否定就是肯定。

 

    对于肯定和否定的这种统一关系,黑格尔说:“人们总以为肯定和否定具有绝对的区别,其实两者是相同的。我们甚至可以称肯定为否定;反之,也同样可以称否定为肯定。同样, 譬如说,财产与债务并不是特殊的独立自有的两种财产。只不过是在负债者为否定的财产,在债权者即为肯定的财产。同样的关系,又如一条往东的路同时即是一条往西的路。因此,肯定的东西与否定的东西本质上是彼此互为条件的,并且只是存在于它们的相互联系中。” (黑格尔:《小逻辑》,第256-257)

 

    理解了肯定和否定是事物内部的两个方面,就可以理解辩证否定是自我否定;理解了肯定和否定是辩证统一的,就可以理解辩证否定是联系环节和发展环节的统一。(肯定与否定的统一,从横向上来看是自主与限制,自由与节制的统一, 从纵向上来看是联系与发展,连续性与中断性的统一,即断与不断的统一。)

 

    ()辩证否定的内容与特征

 

    辩证否定观是建立在上述对肯定和否定对立统一关系理解基础上的。

 

    1.什么是辩证否定。辩证否定,是指事物在自身矛盾的推动下而进行的自身否定,并通过这种自身否定,实现“自己运动”,自我发展。

 

    辩证否定的特点是:(1)自我否定。辩证否定的动力、能力来自事物内部,而非外部,是事物内部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的对立统一所引起的事物的自我否定。事物的灭亡主要原因在内部。正如孟子所言:“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然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孟子·离娄上》)“灭六国者非秦也六国也。”辩证否定是“自我否定”说明运动是“自己运动”,发展是“自我发展”。

 

    (2)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正因为辩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所以它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因为事物内部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统一的)。所谓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 指通过辩证否定新质事物从旧质事物中超越、分离出来了,不再是旧质事物中的一个因素了,否定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没有否定,新质因素就只能永远停留在旧事物之中,不会成为一个独立的事物存在。

 

    (3)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一方面把新事物和旧事物区分开来了,另一方面又把新旧事物联系起来了。由于否定中包含着肯定,因而否定后所产生的新事物中包含着旧事物中的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带有旧事物的痕迹,这样新旧事物就联系起来了。所以辩证否定不是和旧事物一刀两断,不是彻底抛弃和决裂,而是有内在联系。汽艇是对划艇的否定,但汽艇中包含着划艇的基本原理,电磨是对石磨的否定但电磨中包含着石磨的基本原理,冰是对水的否定但冰中包含着水,幼芽是对种子的否定但幼芽中包含着种子的因素。这些都说明否定又是联系的环节。

 

    把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统一起来的辩证否定也叫“扬弃”。所谓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保留是发展的历史延续,是发展中的连续性、不断性;克服是发展中的连续性的中断,是发展中的非连续性、有断性,因而,辩证否定或扬弃,是事物发展中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是不断和断的统一,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是事物把自己肯定于否定之中。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实践就是把对自己的肯定实现在否定之中。改造世界就是否定世界,否定世界,就是肯定自己。辩证否定的原型,乃至辩证法的原型是实践。因而马克思重实践、重辩证否定。马克思因重实践而重辩证否定。马克思认为:“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恩选集》第2卷,第218)辩证否定集中地体现了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本质。辩证法的这一本质是同实践的改造世界、否定世界的本质完全是一致的。实践和辩证法都体现着人的主体性和超越性,或者说人的主体性和超越性体现在展开在实践和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的本质之中。而批判性和革命性又体现在辩证否定之中,即体现在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中,体现在自主(肯定)与限制(否定),断(发展)与不断(联系)的统一中。因此,主体性原则、超越性原则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它体现在实践中,体现在辩证法的规律中、命题中、原理中。

 

    2.形而上学否定观的缺陷

 

    形而上学否定观是和辩证否定观相对立的,其缺陷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在否定的动力问题上,认为否定不是自我否定而是外力否定。它否认事物自身内部有否定自己、超越自己的能力,把否定的动力归结为事物之上、之外的上帝或某种神秘力量。(2)在否定与肯定的关系问题上,把否定和肯定绝对对立起来,否认二者的统一。它的信条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话”。其公式是:肯定就是绝对的肯定,否定就是绝对的否定。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费尔巴哈对待黑格尔哲学的态度就是绝对扔弃的态度。

 

()辩证否定观的意义

 

既然在辩证否定中否定和肯定是辩证统一的,那么,(1)在认识和实践中就既不要肯定一切,也不要否定一切,而要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坚持具体分析的态度。(2)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应坚持批判和继承相结合的态度,反对虚无主义和复古主义;在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应坚持学习移植和鉴别选择相结合的态度,反对全盘西化和闭关自守。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既自体现现代性世界文明水平又有本民族特点的新文化之路。

 

    二、否定之否定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作为人的自我发展和实现的学说(恩格斯语)正是否定之否定规律在人的社会历史中的展开。辩证法所看重的是第二次否定即对否定的否定,认为这是发展的核心。因为只是到了否定之否定阶段,肯定阶段和否定阶段才达到辩证综合,从而实现了“自我完善”。所以恩格斯说:事物发展的辩证过程“按本性说是对抗的、包含着矛盾的过程,每个极端向它的反面的转化,最后,作为整个过程的核心的否定之否定。”(《马恩选集》,第3卷,第180)

 

   事物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完整过程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完成一个周期而实现的人。这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方面是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而其道路是要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一个周期的长期曲折的过程。“自我完善”中包含两个意思,即主体是“自我”,方向是“完善”。下面我们将说明事物运动的方向是“完善”,主体是“自我”。

 

    ()否定之否定过程的基本方向是事物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为什么否定过程的基本方向是事物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呢?对此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1.自我完善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必然结果。

 

事物在没有被它自身的否定因素否定之前是肯定阶段,在这个阶段,事物内部的矛盾主 要方面居于统治地位,它压制着限制着否定方向,即矛盾的次要方面。就是说肯定的,主要方面的性质本性充分展开了,而否定的,次要的方面的本质未能展开,这是一种片面性,即不完善性。这是肯定阶段的情况。当事物内部的否定因素把旧事物否定了之后,事物进入否定阶段,第二阶段。在此阶段,原来的矛盾次要方面,否定方面跃居主要方面地位,因而否定方面的本质得到了展开、实现,但因原来的主要方面成了次要方面而受到限制,这是第一种片面性,即不完善性。可见,一次否定后就出现了两个极端,两种片面性。显然经过一次否定事物是片面的、不完善的。因此,必须进行二次否定,进入第三个阶段,即否定之否定阶段。第三阶段是要把第一阶段展开了的肯定方面的本质和第二个阶段展开了的否定方面的本质综合起来,并克服前面两阶段的片面性、极端性,因而使事物达到完善、提高。这里的完善性在于一是把对立的东西结合了起来。二是对立的两个方面都展开了,都充分展示了各自的优缺点,然后综合吸收其优点,克服其不足。如果只停留在一次否定和前两个阶段,那事物永远是片面的,只有再否定一次事物才能完善。

 

以人的自我完善过程看,人的理想、目的在未对象化之前是主观性的,在对象化之后,即被否定了之后变成了客观性的了,但主观性和客观性是两极,两种片面性,因而客观性再被否定后就达到了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人达到了完善。

 

2.自我完善是通过仿佛回到出发点的运动实现的。

 

    前面一点讲的是“自我完善”中的“完善”义,现在讲其中的“自我”义。

 

    事物的每一次否定都是事物矛盾双方各向自己的对方转化一次。矛盾的甲乙双方在肯定阶段甲是主要方面,第一次否定后甲转化到次要地位了,第二次否定后甲又回到了主要方面了。因此这种否定不是乙否定甲,丙否定乙,丁否定丙等等,离出发点越来越远了,而是到了第三阶段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周期性的圆圈。但这个圆圈不是平面上的圆圈,而是螺旋式的圆圈。因为在第三阶段事物的基础、内容都进到了一个更高阶段上了。因而我们将它叫做仿佛回到出发点。回到出发点的意思是说经过两次否定事物并没有离开自己。这表明事物的发展是自我的发展,发展的主体是自我。一个小孩在后来一生的奋斗中他多次否定了自己,但他仍然是他自己,而不是变成别人了。因而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自我”完善。

 

    总之,事物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一个周期所实现的是事物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这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实质性内容。

 

    ()否定之否定过程是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发展的过程。

 

    前面讲到否定之否定过程的基本方向是“自我完善”,这也就是上升、前进;自我完善要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一个周期,这也就是曲折、螺旋、波浪的道路。这两点合起来,形象地说就是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发展过程。这过程的实质是,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即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

 

    1.为什么事物的发展方向是前进的?这主要和辩证否定的本性相关。首先,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事物每一次否定都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都是一次发展,因而经过两次否定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的片面性,实现了前进、上升。其次,辩证否定是“扬弃”,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因而经过两次否定事物实现了前进上升。

 

    2.为什么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也和否定相关。首先,否定是对原有事物的限制、离开、克制,因而不会是顺利的。如人要限制、克制自己的欲求,这是要经过内心激烈斗争的,这其中有曲折。其次,否定是新旧事物激烈斗争的过程,是否定方和肯定方激烈斗争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新事物有暂时失败,有暂时退却,这都是事物的道路呈现的曲折性。再次,在第三阶段事物要向出发点复归,形成一个周期,这也使事物的道路呈现曲折性。

 

    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事物发展的基本内容和方向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前进是曲折中的前进,离开曲折事物无法前进,因为没有自我否定事物不能前进,而自我否定就是曲折、艰难;曲折是前进的曲折,因为否定就是发展的环节,就是前进,曲折、艰难中蕴含着前进。既没有离开曲折的前进,而没有不包含前进的曲折。离开曲折的前进叫直线论,相反,离开了前进的曲折叫循环论。事物要发展就必须把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起来。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意义

 

    1.既然自我完善要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那么,人既应充分展开其内在的精神世界,又应充分展开其外在的对象化世界,同时善于将内外、主客两个世界统一起来。儒家讲的“内圣”就是充分展开人的内在主观精神世界,马克思讲的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就是充分展开其外在的客观方面。内圣和外王的统一就是将主客两方综合起来。当然,“外王”不仅要转化为民主、科学,而且要转化为实践基础上的人的本质的对象化。

 

    2.既然前进性和曲折性是统一的,那么,人在成长中应把“苦难”和“成人”综合起来,把“劳其筋骨”和“自我完善”统一起来,把“致曲”和“至诚”结合起来,把“日损”和 “成道”结合起来,把“克己”和“为仁”结合起来,只关注“成人”、“成道”、“自我完善”、“为仁”不去体验经历苦难,劳其筋骨,日损、克己、自律是不具体的、难以实现的。

 

3.既然自我完善要通过回到出发点来实现,那么,人在前进、趋新、创造的过程中应不断返回自身,返回家园,防止失去生命的原始朴茂。生命的原初朴质永远是人的生命画面的质地。儒家讲“绘事后素”,道家讲朴、讲赤子婴儿,讲“既雕既琢,复归于朴”,讲绝圣弃智都是要人返回到生命的原始朴茂。我们在强调隆礼重法,化性起伪、人为、人化、文化时不应忘掉自然、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