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讲义:第四章 实践与世界

第四章  实践与世界

 

 

 

    第一节 实践的本质与类型

 

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是人为了解决自身需要与外部世界的矛盾而进行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它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三种类型。

 

一、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1. 在哲学史中,对“实践”概念的不同理解

 

实践概念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提出来的。不少哲学家探讨过实践概念。如唯物主义哲学家荀子强调:“不闻不如闻之,闻之不如见之,见之不如知之,知之不如行之”。明确肯定了具有实践意义的“行”的重要性。王夫之强调“知行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认为“力行而后知真”,强调了在“力行”(实践)中获得真理。但是他们所理解的“行”,大都局限于个人的伦理道德和为人处事方面。费尔巴哈认为“如果有可能为着新原则建立某个新的机构,那么这就是实践的结果,是我们绝不容忽视的实践。”“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但是费尔巴哈认为只有理论活动才是自由的、真正的人的活动。他只把实践当做人的生活活动,甚至把实践看做是被利己主义者所玷污的活动,根本不懂得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活动。

 

唯心主义哲学家也讲实践。例如明代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说,认为“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把知行混为一谈,把实践归结为内心的意念活动。黑格尔强调实践的理念比“认识的理念更高,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资格,而且具有绝对现实的资格”。然而他把实践理解为绝对精神发展的一个环节,并不理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

 

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把物质生产看作首要的实践形式,并把实践提升到了人特有的存在方式的高度。“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马恩全集》,第1卷,1995年版,第67-68页)

 

1)实践是人的生存基础。人的生存的第一个前提是获得吃、穿、住、用、行等基本的物质,而这些物质的获得是以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前提的。因而人是在利用工具积极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自己的生存的。正是这种实践活动,不断地创造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构成了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

 

2)实践是人的意识活动的基础。“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马恩全集》,第3卷,2002年版,第273页)而人的意识是在实践中生成、实现和确证的。“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马恩选集》,第3卷,2002年版,第273页)

 

3)实践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马恩全集》,第42卷,1979年版,第24页)页从而使自己成为“社会存在物”。

 

二、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1.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活动。实践是以感性事物为对象的现实的物质性活动,是主体对于客体的改造,因而具有感性的性质和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感性的性质是指区别于以观念的方式把握对象的活动,如认识活动。直接现实性是指实践是人自身作为物质力量并运用物质手段与物质对象发生实际的相互作用,并创造出相应的产品,具有客观实在性。具体来讲,实践的客观实在性具体表现在: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实践的结果都是物质的、可感知的。

 

2. 实践是自觉能动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不是像动物那样被动的适应性的活动,而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目的性是能动性的直接体现。“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77页)能动性不仅是实践的特点,而且也是实践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社会越发展,人的实践活动的自觉能动性也就越高。

 

3. 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处于一定社会中的现实的人的社会性活动。离开一定方式相结合起来的共同体,任何形式的实践都无法进行。正如马克思所说:“甚至当我从事科学之类的活动,即从事一种我只是在很少情况下才能同别人直接交往的活动的时候,我也是社会的,因为我是作为人活动的。不仅我的活动所需的材料,甚至思想家用来进行活动的语言本身,都是作为社会的产品给予我的,而且我本身的存在就是社会的活动”。(《马恩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1-302页)

 

三、实践的内在矛盾

 

1. 规律的客观性与活动的目的性的矛盾。在实践活动中,人作为有意识的存在物,把自身的需要以目的的形式贯注于对象物之中,使对象物在观念上转变为适合于人的需要的存在。然而,自然界有着自身的客观规律性,如果违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来改变世界,必然会事与愿违,因而,在实践中不可必然地存在着人的目的性与世界自身的客观规律性之间的矛盾。实践活动就是要解决这个矛盾,使之达成某种统一。

 

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自1952年以来,伦敦发生过12次大的烟雾事件,祸首是燃煤排放的粉尘和二氧化硫。烟雾逼迫所有飞机停飞,汽车白天开灯行驶,行人走路都困难,烟雾事件使呼吸疾病患者猛增。195212月那一次,5天内有4000多人死亡,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去。

 

地表水污染 五百多年以前,人们就认为饮用流经大城市的河水是危险的,而工业化,人口增长以及新的有毒化学品,使情况愈来愈糟。排水系统的铺设和清洁剂的使用有增无减,使我们的水道和湖泊中磷酸盐含量日益增多。这种过度营养导致藻类迅猛繁殖。消耗水中的氧,使鱼类死亡,生态系统恶化。由于工业上不妥善处理汞化合物和其它重金属,也造成严重的水污染。汞通过食物链的进程逐渐集中,最后对吃鱼的鸟或人类造成严重的神经损坏。    地下水污染。与地表水一样,地下水也受到了污染的威胁,主要来自于地表或土壤水的下渗,农用氮肥以及垃圾中的油、酚污染着地下水,氮肥中的硝酸盐一旦进入地下,便转变为亚硝酸盐,它在人体中能够转变成致癌物质。地面植被的破坏和湿地的排水减少了地表水的渗透,从而降低了潜水面。由于城市和工业的过度需要,淡水不断被抽出作为生活和工业用水,然后作为地表污水重新排放,因而还会导致潜水面的进一步下降。另一方面,大量频繁的灌溉可以增强渗透作用,使潜水面一直升到地表。而在干旱地区,被水渗透的土地由于异常的蒸发作用,引起地下水中盐类的沉淀,迟早会变成不能耕作的盐碱地。

 

1.个别性与普遍性的矛盾。实践活动的对象总是个别的存在物,而起对于个别存在物的改造又是按照一定的客观规律来进行的,具有普遍性。因此,实践活动必须解决个别性与普遍性之间的矛盾。

如城市化的共性与个性问题。在22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美国走过了工厂手工业时代、制造业时代和信息产业化时代。其经济中心从东部向西部、南部依次推进,区域经济由不均衡走向相对均衡。不断升级的产业结构为美国城市化提供了持久动力,一个产业带衰落了,另一个产业带随之兴起。棉纺织业、钢铁业、汽车业、飞机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相继成为城市化发展的动力。美国城市化理论分析和实证考察表明,城市化必须建立在工业化的基础之上。从整体上说,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市化,但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工业化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渐趋减弱,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兴起,将会继续推动城市化的发展。美国的工业化率在1950年代以后开始下降,但是城市化率仍持续上升,说明服务业在1950年代后逐渐成为美国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发展所形成的聚集效应对城市化率的提高具有直接的带动作用;而当工业化接近和进人中期阶段之后,产业结构转变和升级的作用超过了聚集效应的作用,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上升促使城市化率上升,而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上升主要不是工业而是服务业的就业增长带动的。据统计,截至20世纪末期,美国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几乎达到制造业就业比重的3倍,这对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影响。

    我国现阶段城市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表现为产业结构的固化,缺乏弹性和持续性,产业结构的低级化以及产业结构趋同,第三产业严重不足等。另外,一些城市的主导产业的萎缩往往导致城市的衰落,影响城市化进程。对我国而言,城市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并非一味追求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意味着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城市产业承担着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任务,而一味追求产业结构升级将不利于农村劳动力的城市就业。因此,我国要促进城市化,城市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农村人口就业于城市的需要。

 

3. 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矛盾。实践的目的具有一种超越任何限定的无限性,而人类实践是在一定的前提和条件下进行的,因而在任何特定实践活动中,可用于实现目的的中介或手段都是有限的。这就是人类实践中无限性目的与有限性手段之间的矛盾。

 

四、实践的基本类型

 

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毛泽东指出:“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3页)从内容上看,实践可以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

 

1. 物质生产实践是首要的实践活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2页)生产活动包括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与生产生产资料的生产。物质生产实践决定和制约着其他一切社会实践的性质、规模和特点。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类为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马恩选集》第1卷,人民,1995年版,第79页)

 

2. 社会政治实践是形成各种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人类在生产物质资料实践的同时,又进行着形成社会关系的社会政治实践。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是生产关系,它是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的基础。在阶级社会里,人们的社会关系表现为阶级关系。物质利益对立的阶级之间,经常进行或是隐蔽、或是公开的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渗透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3. 科学文化实践是生产精神文化产品的实践活动。精神文化生产不是一个纯粹的意识过程。一种活动能否视之为实践活动,关键是要看它是否超出了纯粹的意识活动,是否改变了除实践主体的意识状态之外的其他存在物的状态。科学文化实践也是如此。基本形式包括科学、艺术、教育等。

 

   五、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标志马克思哲学基本特征的两行字:“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解释世界”是认识,“改造世界”是实践。马克思曾把自己的哲学叫做“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还认为,辩证法的实质是“批判的、革命的”,“批判的,革命的”就是实践。这些都体现出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对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可从以下两点来理解。

 

    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和实现自我的客观性物质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这样的实践作为自己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其意思有两点:(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和活力是实践,目的和归宿也是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观点,原理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实践精神的精华,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归宿指导的实践活动,使人能更自觉地改造世界和实现自我。(2)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理论体系的一条主线。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逻辑出发点是实践范畴,从实践观点看,物质只不过是实践活动的一个对象性要素。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理论是围绕实践这一核心而展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诸理论都以实践观点为基础和核心。以往我们只承认实践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近年来人们进一步认为实践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辩证法、历史观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的世界观意义,是在实践中人创造出了一个不同于“自在世界”的“属人世界”( 感性世界”、“现存世界”、“现实世界”),从而使“世界”呈现出二重化。“属人世界 ”是“自在世界”本身的运动不可能产生的事物。就是说实践使世界发生分化。“属人世界 ”就是“按照人的样子来组织世界。”(《马恩全集》第42卷,第24)实践还使“属人世界 ”不断发展。这就是实践的世界观意义。

 

    实践对辩证法的意义。实践和辩证法的结合使辩证法成为实践辩证法。辩证法的根据既不存在于旧唯物主义所执着的“纯粹感性”,也不存在于唯心主义所执着的“纯粹理理”,而在于人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中所蕴含的精神和物质、一般和特殊以及否定性本性是辩证法现实基础和原型。

 

    实践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历史观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人类社会历史是在劳动实践中产生的,是在劳动中发展的。劳动作为实践的最基本形式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总之,实践对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来说都是它们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从而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第二节  实践的结构与过程

 

实践是实践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必须借助一定的手段、工具,即实践的中介。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三者的相互关系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

 

一、实践的主体

 

在实践活动中,人是活动的主动者,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担负着设定实践的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人之所以能成为实践的主体,必须具备必要的能力结构。主体的能力结构中存在着三种基本要素:第一,“人本身的自然力”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物质基础。第二,进入实践活动领域为主体所实际掌握、运用的知识和经验,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智力技能因素。主体对有关实践活动的知识掌握的越深刻和全面,他从事实践活动的自觉性也就越高。第三,主体的情感和意志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精神动力因素,它对主体实践活动的发动和停止、对主体实践能力的发挥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

 

从主体的社会构成来看,实践主体有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主体三种基本形态。人类个体有其相对独立的活动范围和形式,在这个意义上,个体能成为相对独立的主体,即个体主体;群体主体是指以一定的群体形式进行实际活动的主体;人类主体则是指相对于自然界的人类整体。

 

?实践的客体

实践的客体。客体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是进入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领域并与主体相联系的客观实在。是主体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一切对象,也就是实践和认识的对象。客体并不等于客观事物,而是纳入到人的对象性活动中的客观事物。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客体进行理解:一方面,客体首先是一种不以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这是客体自身的客观性方面。另一方面,客体又不是与客观事实相等同的概念,只有那些进入主体实践活动范围、与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才是现实的客体。

 

客体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哪些客观事物能够成为客体,不仅取决于这些客观事物的自在本性,同时也取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程度和水平。所以客体与主体一样都是历史范畴,都具有社会历史性。

 

客体有三种基本类型,自然形式的客体(自然客体)、社会形式的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形式的客体(精神客体)。

 

三、实践的中介

 

主体和客体是实践活动的两极,这两极之间只有通过中介才能形成现实的实践活动。这里的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纵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实践活动就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框架的动态的发展系统。因此,三者都是历史范畴,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实践的主体是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实践的客体是制约因素。

 

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实质

 

1)从实践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和结果看,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的。主体对象化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也就是主体根据自觉的目的和计划,运用物质的、知识的和语言的工具或手段,能动地改造、认识、利用和欣赏客体,即主体客体化(主体通过对象性活动向客体渗透和转化)。   

 

在主体对象化的同时,还发生着客体非对象化的运动。所谓客体非对象化,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的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即客体主体化,客体向主体的渗透和转化。同时客体本身的状况和规律又制约和限定着主体的一切活动。   

 

主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化,或者说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是人类实践活动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它们互为前提、互为媒介,人们就是通过这种运动形式的不断解决现实世界的矛盾。   

 

2)实践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与实质。从实践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和实质看,这种相互作用具有物质性的特点,又不能把这种相互作用的本质归结为一般的物质性,因为除人以外,物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无意识的、盲目的,都是不可能以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的形式出现。而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出现了一般物质相互作用所没有的崭新的关系,这就是目的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被动者之间的关系。   

 

因此,主体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处于主导地位。也正因为如此,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现实客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制与超越的关系或限制中的超越,就是主体与客体互相作用的实质。

 

?实践的过程

实践的过程包含三个环节:实践目的的确立,主体通过中介或手段作用于客体,实践结果的检验和评价。

 

确立实践目的过程,是人的意识对客体的预先改造,是主体把自身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客体的自在形式所进行的一种批判性、否定性、能动性的反映。既是实践运行的初始环节,也是实践运行的内部控制因素,它贯穿和渗透于整个实践过程及其结果之中。体现着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实然与应然之间的矛盾。

 

主体通过中介或手段作用于客体,达到某种实践结果。实践结果的活动经过了双重的否定:一方面,实践主体实际地否定了客体对于实践目的的外在性;另一方面,主体也实际地否定了目的自身的单纯主观性。因而,实践结果是人的目的、意志在客观事物中的凝聚和体现,因而是实践中各种要素的融合。

 

实践结果的检验和评价。对于实践效果的评价,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全面地考察其在人类生活中产生的特定的、直接的效果和整体的、长远的效果,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实践反馈是指通过对实践效果的评价,人们从实践效果的正负、大小及实践效率的高低上获得对于实践目的、实践过程的再认识,并以这种再认识来检查、审视原有的实践目的、实施方案、实施手动等,从而调整、修正实践活动的运行。因而,实践是以主体、中介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为基本结构,通过目的、手段和结果的反馈调控而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活动过程。

 

第三节 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实践活动使原本浑然一体的世界分化为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自在世界与属人世界的二重化世界。

 

?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

1. 所谓客观世界,是指“物质的、可感知的世界”,是人的意识活动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的总和。从内容上看,包括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前者不依赖于人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后者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但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共同之处是都是客观实在的物质存在。

 

2. 所谓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的总和,是人的知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

 

3.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是对立统一的。对立表现在:首先,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具有不同的存在方式。其次,主观世界的发展和客观世界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统一性表现在:首先,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在反映与被反映的意义上具有同构性。所谓同构,是指主体具有能够正确反映客体的思维结构。从根本上说,主观世界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它在观念形式上反映着客观世界的内容,在概念中凝结着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其次,主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和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具有同构性。最后,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即“物质变精神”和“精神变物质”。

 

4. 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是人的实践活动。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实践从根本上制约着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范围以及主观世界的广度和深度。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是一种动态的统一。

 

二、自在世界与属人世界

 

1.自在世界首先是指属人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其次,也指人类活动尚未涉及的部分。属人世界又称人类世界,是指被人的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了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世界。

 

2.自在世界与属人世界是互相区别的。自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的自然界,其运动变化完全是自发的。属人世界则与人的活动不可分离,它体现了人的需要、目的、意志以及审美情趣等,实质上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二者区别的基础是实践。统一联系的基础也是实践。一方面,自在世界构成了属人世界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属人世界的构建总是通过人类的实践在自在世界基础上的构建,同时形成的属人世界又反过来制约自在世界,不断改变其界限,使自然史转化为人类史。另一方面,自在世界在经过实践的作用后以转换了的形式存在于属人世界,照样遵循着一般规律的支配。

 

3. 虚拟世界也是一种属人世界。

 

三、人化自然与人类社会

 

属人世界可以区分为人化自然与人类社会。

 

1.人化自然,是相对于自在自然而言的,是指已经被人类实践活动改造过、打上了主体意志烙印的那部分自然界。“自然的人化”就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即自然界在人的实践过程中不断获得属人的性质,不断被改造成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现。自然人化的基础是人的实践活动。自然人化与社会的形成是同步的。

2.社会是以一定的地域或自然环境为基础,能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有着相互认同和集体目标的人群的结合。是在物质生产基础上人们交往活动的产物。人类社会的整个结构就是通过人们之间不同形式的交互活动或交往活动及其制度化而形成的。

3.社会政治实践,是最主要的交往活动,依其同物质生产联系的密切程度而发展为不同的形式,主要是经济的交往、政治的交往、精神的交往。经济交往关系作为社会成员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构成了全部政治的、精神的交往关系的基础。政治交往是同物质生产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的交往。从实质上说,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精神的交往在一定的程度上超越了生产过程和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而把其目标放置于那些较为普遍的、恒久的事物之上。精神的交往形式主要有科学、哲学、道德、宗教、艺术等。

4.交往形式的制度化。经济交往的制度化形成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它构成整个社会结构的现实基础,即经济基础。政治交往的制度化形成各种形式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或相伴随的政治组织与设施,是竖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上层建筑。精神交往的规范化、制度化,形成特定的意识形态即思想上层建筑。

5.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自然的人化不是漫无目的、毫无限度的人化,必须是在遵循一定的客观前提下的人化。“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能像征服者征服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恩格斯)

6.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7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五位一体”是十八大报告的“新提法”之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建专家指出,“五位一体”总布局不是凭空的理论创造,而是中共在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邓小平首先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两个文明”建设,此后,中共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

 

    在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理念提出后,中共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上重要日程。五年前的十七大上,中共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党的章程。

 

    “‘五位一体’的新布局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产生的,更加强调均衡、可持续和以人为本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