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坛第156期:《资本论》第一卷的内容布局和作者意图

2023年5月24日下午15:30-17:30,我所特别邀请了中山大学马天俊教授做报告,题目为:《资本论》第一卷的内容布局和作者意图,我所马俊峰教授进行主持,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踊跃参加。

cd991f49f1104e3999b98e6a3814c596.png

       马天俊教授具体讲了《资本论》1872年的跋中马克思对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的相关论述,在形式上,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这点一旦做到,材料的生命一旦在观念上反映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好像是一个先验的结构了。马天俊教授从自己对《资本论》第一卷的研究来看,得出一个结论,在具体内容的安排上,马克思并没有做到使《资本论》的结构成为一种优美的“先验结构”,而至于为什么没有做到,是有马克思的具体缘故和用意的,可以从中琢磨和体会马克思学说的某种特点。马天俊教授为我们展示了马克思与恩格斯在1867年《资本论》出版前的众多书信,向我们表明马克思写作出版《资本论》过程。马天俊教授具体为我们展示了《资本论》的七篇内容目录,从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的目录可以看出,这确实是一个“艺术整体”,阐述清楚了资本主义生产运行的一般规律。然而,《资本论》第一卷大概800页,具体观察目录可以看出在“机器和大工业””工作日”两个小节内容的论述已经超过了100页,显得特别庞大,所以就整体而言,在内容布局上是不合理的,对于这两个章节内容的写作完全可以举一些典型的案例并进行分析就可以,而马克思却用了大量篇幅。这体现了马克思的真实意图,那就是他的著述时刻立足于无产阶级的现实境况,所以在《资本论》的先验结构上充塞了大量的经验材料,正是从这些经验材料中使得德国无产阶级能够很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未来所要面对的境况,从而为无产阶级掌握经济规律提供了理解的钥匙,由此展示了马克思本人明显的实践用意,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极强的现实性和人民性。


77a0511112034c3385f5719e2690cca2.png


最后,马俊峰教授进行了精彩点评,参会师生们都享受到一场思想的盛宴,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供稿人:张建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