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讲义:第九章 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九章  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类社会在是在基本矛盾运动中发展的。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社会发展的历史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

 

 

 

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生产力作为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自身需要的物质力量,不仅直接决定着社会物质生活,而且规定和制约着全部社会生活。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

 

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客观唯心主义用形而上的精神实体或神秘力量解释社会发展,主观唯心主义则从人的精神世界中寻求社会发展的根源,将人的理性、情感、意志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在马克思主义以前,一些唯物主义思想家也试图用物质的、经济的和技术的原因解释社会发展,将地理环境、经济因素或科学技术作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些观点用单一因果观审视历史,不能如实地揭示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单一动力论不能从影响社会发展的诸多因素的交互作用中探求社会发展的动力,它向人们展示的是一种线性的社会发展图景。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作为一个活的有机体,其发展是由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推动的。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一个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历史时代,它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观念形态以及整个社会形态具有何种性质,最终是由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的。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恩选集》第2卷,1995年版,第33页)

 

社会发展是由阶级斗争、人民群众的作用等直接推动的,这些动力最终也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发展的深刻原因在于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受这一矛盾制约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必然表现为阶级矛盾,表现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被剥削、被统治阶级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推翻剥削阶级的政治统治,夺取政权,才能运用政权的力量变革生产关系,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阶级斗争作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和社会变革的杠杆,只是为生产力发展扫清了障碍,创造了更好的社会条件,生产的实际发展还必须通过生产活动本身来实现。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生产力的发展对于社会主义社会来说具有一种特殊意义,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加快生产力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优越性的根本所在。

 

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

 

衡量社会的进步与否,生产力是主要标准。所谓生产力标准,就是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准。毛泽东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毛泽东选集》第3卷,1991年版,第1079页。)

 

生产力标准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原因在于:

 

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发展各种目标的前提条件。没有生产力发展的物质支撑,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最终都无从谈起。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社会各方面的进步性突出体现在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上。

 

第三,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客观标志。衡量社会发展的程度,应当具有客观的可度量性。这种可度量性显然不能在思想意识领域来寻找,只能在生产领域来寻找。无论是劳动工具的水平和劳动者的技术水平,还是现有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以及整个生产力水平,都是可以加以精确测度的,用这样的标准所进行的衡量是比较客观、准确的。

 

“生产力发展”在理解上的“两个统一”:

 

首先,生产力发展是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生产力中“物”的要素只有同作为活劳动的人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只有通过人的劳动创造,才能使其他生产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所以,人在生产力系统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人是首要生产力。

 

其次,生产力发展是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的统一。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从静态看表现为生产力的现有水平,从动态上看表现为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完整意义上的生产力发展,就是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的统一。由于各个国家的情况千差万别,因而达到同样的生产力水平,所用的时间有长有短;反过来,同样的发展速度,由于历史起点的不同,最后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也会有明显差异。

 

确定生产力标准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它使社会历史评价有了更为科学的基础。生产力标准的确立,彻底克服了用观念(理性、正义)解释、评价历史的根本缺陷,使社会历史研究有了现实的依据。

 

另一方面,它为我们实际推进社会发展提供了正确的出发点。在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时,把“三个有利于”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立足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三、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生产力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人的需要与自然的矛盾引起的。为了解决人的需要与自然的矛盾,人的需要不仅向劳动转化,与此同时,劳动也向人的需要转化。“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需要和劳动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便构成了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人的需要与劳动之间的矛盾是通过人与物的矛盾得以具体体现的。一方面,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主体力量的发挥,对劳动对象加以改造,从而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劳动对象化的结果,又使得劳动者和劳动工具得到新的改造和提高,进而导致劳动方式新的变化。生产力就是在这种人与物的相互作用中向前推进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矛盾即人与物的矛盾,是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二节  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而又密切相关的概念。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各个领域的具体规律性知识的理论体系,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等。技术是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各种活动方式、手段和方法的总和。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与技术日益趋于“一体化”,以致“科学技术”成为一个总体性的概念。

 

科学技术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社会组织方式等的深刻变革来促进社会发展的。

 

第一,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方式的变革。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引起了产业的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和运用;电的发明和运用;信息化的大力发展。

 

第二,科学技术促进生产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仅满足了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而且大大扩展了人们的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深刻地触动着社会生活的内容和形式,使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消费方式、娱乐方式等发生全方位的改变。

 

第三,科学技术促进交往方式的变革。现代通讯、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大大缩短了社会的时空,拉近了人们交往的距离。交往方式的改变,大大扩展了人们的视野,增强了人们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从而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科学技术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的每一重大发展,都对原有思维方式产生重大冲击,进而导致新的思维方式的形成。

 

第五,科学技术促进社会组织方式的变革。工业文明产生之前,人们主要以个体方式从事手工劳作,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很低。只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才打破了这种分散的局面,出现了生产社会化,进而导致人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社会化。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向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马克思把科学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邓小平明确指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现代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发现和发明,都促成了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突破。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电的发现和应用,以信息科学技术为标志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运用。

 

第二,现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主导作用。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生产相互依赖,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发展链条。从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出现,科学技术不仅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而且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以致任何一个生产力的重要变革,都是科学技术应用的结果。在“科学-技术-生产”的链条中,科学显然处于主导地位、超前地位。科学技术确确实实成了第一生产力。

 

第三,现代科学技术对其他生产要素的渗透和作用日益强烈。生产力是由各种要素组成的,其发展是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当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内在要素渗透于生产力的其他要素之中时,它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进而引起生产力整体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三、科学技术创新与生产力的跨越发展

 

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简单说来,就是生产力超越常规的发展。生产力的跨越发展主要体现为这样几种形式:一是提高发展起点。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是一种生产力的质变,是高水平、高起点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代替落后生产力的发展。二是提升发展速度。跨越发展具有经济增长异常快速的显著特征,发展速度具有一种“台阶式”的特征。三是打破常规顺序。即生产力在其发展过程中跨过某一或某些技术阶段,以特有的方式直达较高的技术层次,从而带动经济加速发展。

 

我们所讲的生产力跨越发展,指的就是一个国家、民族具体的生产力,而不是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力。

 

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有其内在根据和前提条件。内在根据就在于生产力自身中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跳跃性质。一方面,科技发明的数量日益呈“爆炸”的趋势,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用于生产的周期越来越短。跨越发展的前提条件主要是经济交往的普遍化。

 

跨越发展就其实质来讲,是科技创新的产物。在传统农业社会,各个国家、民族的生产基本上都是按照时代相传的经验来进行的,因而很少有跨越发展。只有在科技进步明显加快的条件下,才可能出现这样的发展。

 

第三节  发展先进生产力

 

社会发展的状况,归根到底取决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程度。

 

一、社会发展与先进生产力

 

按照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可以将生产力区分为先进生产力和落后生产力。先进生产力指体现新的生产技术、代表同时期最高发展水平、充分反映生产力发展必然趋势的生产力;反之,就是落后的生产力。发达的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先进生产力的特征:一是先导性。突出地表现为对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带动作用。二是创新性。先进生产力主要是由先进技术发明引起的,本质上是科技创新的产物。三是高效性。主要表现为先进生产力使得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大幅提高。

 

在看待先进生产力问题时,应当有纵向与横向的双重比较,既要把现有的生产力同以往生产力加以比较,又要把本国现有的生产力放到国际格局中加以比较。通过这样的比较分析,可以明确地划分出某种生产力是何种意义的先进生产力,这不仅要历史地看待生产力,更有特别注意从世界历史的视野中考察生产力。

 

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调整

 

发展先进生产力,必须合理调整生产关系。

 

第一,建立合适的基本经济制度。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合适与否,不是凭主观判断的,而是根据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确定的。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最为合适的制度。

 

第二,形成合理的分配制度。分配是由生产决定的。但分配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则又会强烈地反作用于生产的发展。合理的分配制度,应当是有助于激发各种生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制度。

 

第三,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在生产、管理等过程中建立起公正、合理的社会关系,切实保障人们的正当权益,才能使全体社会成员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迸发生机和活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

 

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生产力是由人和物两类因素组成的。人作为生产劳动的主体,始终是生产过程中能动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因而是“首要的生产力”。

 

人的素质,简要说来,就是指人的“质量”或“品质”,它是相对于人的“数量”而言的。加快发展先进生产力,必须提高人的素质,充分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是发展教育。教育是社会遗传的重要方式,在提高全民素质过程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其次是健全人才培养、使用机制。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健全人才竞争、激励机制,激发人们的求知欲望,激活人们的创造潜能,从而使整个民族的整体素质提到提高。再次,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个人素质形成的土壤和条件。良好的社会环境,应当是一个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

 

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先进生产力不只是表现为短期内生产力的某种快速发展,更重要的是表现为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改善环境、控制人口合理增长,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且要考虑后代人的需要。实质是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促进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需要处理的关系有:

 

首先,是生存与发展的关系。发展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以不破坏正常的生存为前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是发展的课题尺度与主体尺度的关系。所谓发展的客体尺度,就是生产力自身的发展要求或生产力本身的发展规律;所谓发展的主体尺度,就是人从自身需要出发而对生产发展的现实要求。发展的主体尺度必须建立在客体尺度的基础上,主体性的发挥应当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最后是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在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上,不能搞“一刀切”,但又不能顾局部忽视整体利益,在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上,既要注重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又要注重发展的长远利益。